
10月20日晚,茅盾文學獎得主、茶文化專家、校文化學院院長王旭烽教授應邀在圖書館第二報告廳為全校師生作《南方有嘉木——茶人三部曲》文學講座。講座由圖書館館長徐光輝教授主持。
講座伊始,王旭烽講述了自己創作“茶人三部曲”的經歷。她以自己的實踐告誡同學們不要急功近利,要多多體驗生活。她還分享了許多關于《茶人三部曲》背后的趣事,現場氣氛活躍。
除了講述自己的創作過程,王旭烽還談了自己對小說的見解。她認為小說的題材是極其重要的。“別的作家是去體驗生活,而我是本身就在生活中”,只有融入平凡的生活,才能選取有意義有趣味的主題,寫出真正深刻的文字。同時一部小說的題目非常重要。一個小小的題目會透露出大量的信息,并且反映出作者的文化底蘊。在小說人物性格方面,她以《茶人三部曲》中主人公杭天醉為例,強調地域帶來的人文性格特色,她希望同學們能夠仔細觀察身邊的人,尋找身邊不同的人格,培養人文情懷。她還強調了小說結構的重要性,并簡單講述了小說的故事、情節以及地域文化和風情描述的作用。
互動環節中,王旭烽認真解答了同學們在閱讀、日常學習生活以及茶文化方面的疑問,勸導同學們好好享受文學,不可過于追求眼前的利益,要相信自己總會找到肥沃的土壤去茁壯成長。
講座結束后,王旭烽為同學們簽名留念。
“茶人三部曲” ——《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筑草為城》,從1990年開始動筆,到1999年底改定,整整用了10年的工夫。全書以江南杭姓茶葉家庭六代人的命運沉浮為主線,將中國茶文化史和中國近代史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從1863年太平天國撤出杭州城寫起,一直寫到1998年由全世界茶人捐資修建的杭州國際和平館揭幕為止,共130萬字,60多個主要人物,堪稱中國第一部反映茶文化的長篇小說。
(校通訊社 王建紅 吳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