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學院: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年紅色筑夢之旅”大學生的重要回信精神,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1]35號)文件,進一步深化我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加快培養創新創意創業人才,為第八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選拔、培育優秀作品,特舉辦第八屆浙江農林大學“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組織機構
主辦:浙江農林大學創新創業教育工作領導小組
承辦:教務處 集賢學院(創新創業學院)
二、賽道及參賽條件
參照2021年第七屆大賽國賽、省賽通知要求,結合我校實際,本次校賽設高教主賽道、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和國際賽道。
(一)高教主賽道
大賽主賽道根據參賽項目所處的創業階段、已獲投資情況和項目特點,分為創意組、初創組、成長組,具體參賽條件如下:
1.創意組
參賽項目具有較好的創意和較為成型的產品原型或服務模式,在教育部第八屆大賽通知下發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類登記注冊,并符合以下條件:
(1)參賽申報人須為團隊負責人,團隊負責人及成員須均為普通高等學校全日制在校生(可為本專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職生)。
(2)學校科技成果轉化項目不能參加創意組(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參賽申報人排名第一的除外)。
(3)具體又分為本科生創意組和研究生創意組。團隊負責人或團隊成員中有一人為研究生的,該團隊須參加研究生創意組
2.初創組
參賽項目工商登記注冊未滿3年(2019年3月1日后注冊),且獲機構或個人股權投資不超過1輪次,并符合以下條件:
(1)參賽申報人須為初創企業法人代表,須為普通高等學校全日制在校生(可為本專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職生),或畢業5年以內的畢業生(2017年之后畢業的本專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職生)。企業法人代表在大賽通知發布之日后進行變更的不予認可。
(2)初創組項目的股權結構中,參賽企業法人代表的股權不得少于10%,參賽成員股權合計不得少于1/3。
(3)學校科技成果轉化項目(不含基于國家級重大、重點科研項目的科研成果轉化項目)可以參加初創組,允許將擁有科研成果的教師的股權與學生所持股權合并計算,合并計算的股權不得少于51%(學生團隊所持股權比例不得低于26%)。
3.成長組
參賽項目工商登記注冊3年以上(2019年3月1日前注冊);或工商登記注冊未滿3年(2019年3月1日后注冊),獲機構或個人股權投資2輪次以上(含2輪次),并符合以下條件:
(1)參賽申報人須為企業法人代表,須為普通高等學校全日制在校生(可為本專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職生),或畢業5年以內的畢業生(2017年之后畢業的本專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職生)。企業法人代表在大賽通知發布之日后進行變更的不予認可。
(2)成長組項目的股權結構中,參賽企業法人代表的股權不得少于10%,參賽成員股權合計不得少于1/3。
(3)學校科技成果轉化項目(不含基于國家級重大、重點科研項目的科研成果轉化項目)可以參加成長組,允許將擁有科研成果的教師的股權與學生所持股權合并計算,合并計算的股權不得少于51%(學生團隊所持股權比例不得低于26%)。
(二)“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
參加“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的項目須為參加“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的項目,各學院要組織大學生創新創業團隊到各自對接的城市街道、社區、鄉村和農戶,從共同富裕、社區治理、鄉村振興等多個方面開展工作,同時在推進革命老區、偏遠地區、城鄉社區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具有創新性、實效性和可持續性。根據參賽項目性質和特點,分為公益組、創意組、創業組。
1.公益組
參賽項目以社會價值為導向,在公益服務領域具有較好的創意、產品或服務模式的創業計劃和實踐,并符合以下條件:
(1)參賽申報主體為獨立的公益項目或者社會組織,注冊或未注冊成立公益機構(或社會組織)的項目均可參賽。
(2)參賽申報人須為項目實際負責人,負責人和團隊成員須為普通高等學校全日制在校生(可為本專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職生),或畢業5年以內的畢業生(2017年之后畢業的本專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職生)。
(3)師生共創的公益項目,若符合“紅旅”賽道要求,可以參加該組。
2.創意組
參賽項目以商業手段(公司或社會企業為主要形式)解決農業農村和城鄉社區發展的痛點問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實現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融合,并符合以下條件:
(1)參賽項目在大賽通知下發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類登記注冊。
(2)師生共創的商業項目不允許參加“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可參加高教主賽道。
3.創業組
參賽項目以商業手段解決農業農村和城鄉社區發展的痛點問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實現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融合,并符合以下條件:
(1)參賽項目在大賽通知下發之日前已完成工商等各類登記注冊。項目的股權結構中,企業法定代表人的股權不得少于10%,參賽成員股權合計不得少于1/3。如已注冊成立機構或公司,學生須為法定代表人。
(2)師生共創的商業項目不允許參加“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可參加高教主賽道。
參加“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的項目可自主選擇參加高教主賽道或“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比賽,但只能參加一個賽道。
(三)國際賽道
大賽設立國際賽道,鼓勵本校外國留學生、海外校友、國外合作高校師生參賽。單列獎項、單獨設置評審指標,項目要求和條件與主賽道一致。
1.參賽對象
國際賽道參賽負責人和成員應為我校在校留學生、我校在海外就讀的學生或海外高校學生,或畢業五年以內的相關畢業生(可為本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職生),其中留學生擔任負責人的項目允許不超過2個國內高校學籍的中國國籍的學生參與(注:學籍為國內高校的中國國籍學生只能參與國際賽道,不能擔任項目負責人)。
2.參賽要求
所有參賽材料和現場答辯原則上使用中文或英文。
三、項目類型
參賽項目能夠將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下一代通訊技術、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各領域緊密結合,服務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培育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新模式;發揮互聯網在促進產業升級以及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服務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制造業、農業、能源、環保等產業轉型升級;發揮互聯網在社會服務中的作用,創新網絡化服務模式,促進互聯網與教育、醫療、交通、金融、消費和生活等深度融合。參賽項目主要包括以下類型:
(一)“互聯網+”現代農業,包括農林牧漁等;
(二)“互聯網+”制造業,包括先進制造、智能硬件、工業自動化、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新材料、軍工等;
(三)“互聯網+”信息技術服務,包括人工智能技術、物聯網技術、網絡空間安全技術、大數據、云計算、工具軟件、社交網絡、媒體門戶、企業服務、下一代通訊技術等;
(四)“互聯網+”文化創意服務,包括廣播影視、設計服務、文化藝術、旅游休閑、藝術品交易、廣告會展、動漫娛樂、體育競技等;
(五)“互聯網+”社會服務,包括電子商務、消費生活、金融、財經法務、房產家居、高效物流、教育培訓、醫療健康、交通、人力資源服務等。
參賽項目不只限于“互聯網+”項目,鼓勵各類創新創業項目參賽,根據行業背景選擇相應類型。
四、參賽項目要求
(一)參賽項目能夠將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下一代通訊技術、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各領域緊密結合,服務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培育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新模式;發揮互聯網在促進產業升級以及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服務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制造業、農業、能源、環保等產業轉型升級;發揮互聯網在社會服務中的作用,創新網絡化服務模式,促進互聯網與教育、醫療、交通、金融、消費和生活等深度融合。
(二)參賽項目須真實、健康、合法,無任何不良信息,項目立意應弘揚正能量,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參賽項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所涉及的發明創造、專利技術、資源等必須擁有清晰合法的知識產權或物權;抄襲、盜用、提供虛假材料或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參賽團隊一經發現即刻喪失參賽相關權利并自負一切法律責任。
(三)參賽項目涉及他人知識產權的,報名時須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書面授權許可書、專利證書等;已完成工商登記注冊的創業項目,報名時須提交營業執照及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等相關復印件、單位概況、法定代表人情況、股權結構等。參賽項目可提供當前財務數據、已獲投資情況、帶動就業情況等相關證明材料。在大賽通知發布前已獲投資1000 萬元及以上或在2021年及之前任意一個年度的收入達到1000 萬元及以上的參賽項目,請提供相應佐證材料。
(四)參賽項目根據各賽道相應的要求,只能選擇一個符合要求的賽道參賽。已獲往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各賽道金獎和銀獎的項目,不可報名參加本屆大賽。
(五)參賽項目不得含有任何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及其他法律、法規的內容。須尊重中國文化,符合公序良俗。
(六)以團隊為單位報名參賽。每個團隊的參賽成員不少于3人,原則上不多于15人(含團隊負責人),須為項目的實際成員。參賽人員年齡不超過35歲(1987年3月1日之后出生)。
(七)參賽團隊所報參賽創業項目,須為本團隊策劃或經營的項目,不得借用他人項目參賽。
(八)由集賢學院負責審核參賽對象資格。
五、賽程安排
(一)大賽報名
本次大賽采取團隊自主報名形式,自通知發布之日起開始報名,報名時間截止至2022年4月15日。報名時需要遞交以下材料:《浙江農林大學第八屆“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報名表》(附件1)及采用統一封面(附件2)的項目商業計劃書文本,表交至所在學院競賽聯系人,參加院賽。
為方便聯系,請各學院競賽聯系人、所有報名參賽的項目負責人,加入競賽QQ群,群號:635314754 ,名稱:浙農林2022年互聯網+大賽。
(二)評審安排
學校比賽分為院賽、校賽復賽和決賽三個階段。
1.院賽階段(2022年4月下旬)
院賽以書面評審方式進行。各學院按照通知要求,組織院內選拔優秀作品,進行推薦排序,并填寫《浙江農林大學第八屆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項目推薦表》(附件3).于2022年4月25日前,將本學院推薦的項目申報表、項目計劃書一式三份和推薦表一份(紙質版和電子版)交至學一樓410集賢學院創業實訓中心辦公室,電子版材料統一發送至郵箱:1253561324@qq.com。
2.復賽評審(2022年5月初)
學校復賽以書面評審的方式進行,各參賽團隊提交《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項目計劃書》,學校邀請校內外專家,對各作品進行全面、嚴格和公正的評審,決定入圍決賽答辯的項目和銅獎項目。復賽將結合院賽成績排序和專家意見,評審出優秀作品入選校決賽。
3.決賽答辯(2022年5月底)
學校決賽將采取書面評審和現場答辯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進入復賽的團隊進一步豐富和充實作品,并將完善的參賽作品的計劃書和PPT紙質稿和電子稿以學院為單位交至集賢學院。競賽組委會將邀請校外專家按照省賽評審標準,進行現場評審,評選出校級金獎、銀獎項目,并從中選拔優秀作品推薦參加第八屆浙江省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
六、獎項設置
大賽設置金獎10項、銀獎20項、銅獎30項,學院優秀組織獎5項和優秀創新創業導師10名。學校將根據決賽評審和各學院競賽組織情況擇優推薦優秀團隊參加第八屆浙江省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并結合省賽、校賽決賽結果,確定優秀組織獎和優秀創新創業導師名單,頒發獲獎證書。
七、工作要求
(一) 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創新創業系列競賽活動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提高就業創業能力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各學院要明確分管領導,落實競賽聯系人,做好安排部署,按照項目推薦數量要求,積極選拔培育優秀項目參賽,切實把競賽組織工作抓緊、抓好、抓出成效。
(二)完善機制,加強指導。各學院要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以競賽為契機,深入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將創新創業競賽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各級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等工作有機銜接,要落實創業項目導師制,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的指導服務。
(三)廣泛動員,營造氛圍。各學院要加強宣傳、廣泛動員,為在校生和校友參與競賽提供最大支持和幫助,形成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引導和激勵學生實事求是、刻苦鉆研、勇于創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質,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發現和培養一批在創新創業上有作為、有潛力的優秀人才。
具體賽事要求如有變化,以教育部發布的第八屆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通知為準,未盡事宜將在競賽過程中的補充通知中說明,聯系人:王老師,聯系電話:61082598(9292598)。
教務處、集賢學院(創新創業學院)
2022年3月15日